查看原文
其他

腾讯、华为齐发力,协同办公新变局 | 甲子光年

小沐、芊乂 甲子光年 2021-06-23

论“排头兵”的重要性。


作者 | 小沐、芊乂
编辑 | 火柴Q

 

“两年了,就开这么一个发布会。”12月初,企业微信合作运营总经理李致峰发了2019年的第9条朋友圈——“定了!12月23日,企业微信要为你拉个‘群’、造个‘圈’”。接着上一句,还写了两个关键词:低调、务实
 
仅半天的发布会,就有人早早在广州某会场楼层排队等候,发布会开始前1小时,会场外的展区已挤得水泄不通。热闹和期待中,企业微信发布了两项进一步拥抱微信的新功能——开通客户朋友圈内测和百人微信群互通
 
凑巧的是,就在企业微信发布会当天,华为云官方微博宣布将发布一款黑科技产品——从2017年开始打造的协同办公产品WeLink。这标志着华为云也要入局协同办公市场,与企业微信、钉钉同台打擂,在协同办公市场搅弄风云。
 
华为云为什么要发布WeLink?
 
有人调侃“有啥华为不做的吗?”,也有人判断“SaaS已成为云厂商完善解决方案的必攻之城”、“企业微信的进展比华为想得要快”。
 
本来,在以IM(即时通讯)、OA(办公自动化)切入的入口级协同办公平台领域,看起来已结束了市场排位赛
 
钉钉、企业微信、云之家等头部公司风头强劲——钉钉已有2亿个人用户和1000万企业组织;企业微信有6000万活跃用户和超250万家企业,以至于一些以团队协作、CRM、企业文件与管理协同等切入的SaaS产品,纷纷选择站队。
 
更有一些SaaS公司靠资本纽带和巨头成为了“一家人”——今年腾讯以1.2亿美元战投了CRM公司销售易,战略投资了零售SaaS服务商有赞、电子签章服务商法大大、移动SaaS服务商道一云等;阿里去年入股传统OA软件厂商蓝凌后,今年又收购了协作办公产品Teambition。
 
“目前从钉钉和企业微信的应用市场里,就很难找到重叠的应用。”明道云CEO任向晖曾公开谈到。
 
但另一方面,今年协同办公市场的新入局者不断涌现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变量是字节跳动与上周刚刚显山露水的华为。
 
张一鸣早在2016年就曾公开表示,“钉钉并不适合头条,我们要研发自己的办公协作产品。”
 
经过三年打磨,今年3月字节跳动在新加坡成立了一家名为Lark Technologies 的子公司,在4月份发布针对美国和其他海外市场的企业办公套件产品 Lark,对标海外的谷歌G Suite、Zoho、Slack、Office 365。
 
在海外先发,也正是为了避开国内激烈的竞争。但经过半年市场检验,Lark又以“飞书”之名在今年9月份正式向国内市场开放。为了在to B赛场站稳脚跟,字节跳动还将石墨、幕布、坚果云、蓝猫微会等办公产品收入麾下。
 
华为云这次发布WeLink,则邀请了金山办公、中软国际、红圈营销、CoreMail论客、芯盾集团、喜马拉雅等合作伙伴为其保驾护航。
 
至此,钉钉、企业微信、飞书(Lark)、WeLink以及各自背后的一群SaaS小伙伴已集结完毕,群贤毕至,好戏上演。
 
本文通过采访红圈营销CEO刘学臣、原钉钉副总裁张斯成、CoreMail副总裁何园、云米科技运营负责人老邓等相关从业者,并综合了企业微信3.0及华为WeLink发布会现场的最新信息,梳理以下要点:
 

腾讯升级、华为在协同办公市场的最新进展;

华为启动WeLink的战略意图;

生态合作伙伴的新机会。

 

 
1.“谨慎的”企业微信


 
先看企业微信3.0透露的新进化方向。
 
今年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,张小龙对企业微信提出了这样的构想:

关于企业微信,企业微信如果定位为公司内部的一个沟通工具的话,我认为它的场景和意义会小很多,只有当它延伸到企业外部的时候,才会产生更大的价值。企业微信后续新的变化是基于一个新的理念——希望让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成为企业服务的窗口。人就是服务,而且是认证的服务。
 
这段描述也让企业微信在过去一年间放开了手脚,找到了两个进化方向:

·从内部延伸到外部
·人即服务
 
而达成两个目标的关键在于,如何实现企业微信与微信的生态联动。
 
企业微信3.0版本中新发布的开放客户朋友圈内测和升级百人群聊,便是联动微信的两大利器,也是此次发布会后最为人称道的两个功能。
 
在发布会中只对ISV等合作伙伴开放的闭门环节,一项投票也反应了人心所向:
 
 
在“新版本哪个新功能更能打动客户?”的投票中,100位参与投票的行业人士中,有87%选择了“互通套件”,12%选择了“效率套件”。
 
某中小企业行政主管对「甲子光年」谈到,在听说通过企业微信开放CRM接口,可以沉淀客户画像、客户行为轨迹以及过往商务沟通的具体信息后,公司已经开始讨论要不要从钉钉迁移到企业微信上。
 
一是两款产品支持的应用有差异。企业微信目前开放了13类390个接口,有2.1万个第三方合作伙伴加入企业微信生态,超过470万个系统被接入了企业微信;另外公司员工的客户资源都在微信中,有利于沉淀人脉,以应对经济下行之际的“裁员潮”;且企业微信跟微信界面很像,几乎没有额外培训成本,内部推广也较容易。
 
但目前两项功能都还在内测中,需要申请审核才能使用,并未对外全部开放。
 
企业微信和微信的进一步打通,也释放了一个信号——腾讯开始正视微信的营销价值,并逐步把与阿里的竞争重点放到了新零售战场
 
尽管克制是微信的一贯风格,但开发朋友圈和微信群这两块营销重地,说明微信也开始慢慢改变态度——对各种增长玩法不再只是围追堵截,治理思维从“防”转向“疏”。
 
企业微信此次的新动作,有利于把微信作为营销平台的各玩家进一步深耕“私域流量”,也有利于给上千万的“微商”松绑——不再是“黑作坊”经营,而是有名有姓、有一定的经营信用保障。
 
微信11亿的用户都可以是企业微信的用户或潜在用户,这将进一步放大微信的营销价值
 
在新零售的进展上,腾讯正从内部做更多协同——腾讯在2018年初成立智慧零售战略合作部,隶属于腾讯企业发展事业群(CDG)
 
据企业微信高级总监陆昊透露,在新零售领域要服务KA(重点客户),需要联合微信支付、小程序、公众号、企业微信、腾讯云、社交广告、泛娱乐IP这七个工具,“一个会要跟7个人一起开。”
 
其中前4个部门目前属于微信事业群(WXG),腾讯云属于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(CSIG),社交广告属于广告营销服务线(AMS)隶属企业发展事业群(CDG),泛娱乐IP包含腾讯视频、腾讯游戏、QQ音乐等,分属平台与内容事业群(PCG)、互动娱乐事业群(IEG)以及2018年底已在纽交所上市的腾讯音乐娱乐集团(TME)

腾讯智慧零售战略合作图

 
将朋友圈开放给企业微信,可见张小龙的态度。
 
我觉得小龙是想清楚了,930之前,企业微信作为一款防御性产品,更多作用是阻挡钉钉。”某行业人士对「甲子光年」谈到,而930之后,腾讯整体to B转型,此时企业微信作为用户端的重要性越发凸显——如果企业微信再不发力抓住战略机会,恐怕会被腾讯内部其他部门的同类产品替代
 
企业微信与朋友圈和群聊功能的进一步打通,将大大缩短企业触达客户的营销路径,这又可能会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:
 
  • 重塑to C市场形态:很多弱粘性、非刚需的服务类App可能会消失,譬如说大量的品牌会员类App,to C应用产品将经历一次良性洗牌; 


  • 弱化平台中间商:微商体系会被改变,企业通过企业微信可更方便、更直接触达微信用户,这种服务渠道关系一旦建立,很多中间商将失去在产业链中举足轻重的位置。

 
此外,企业微信3.0在生态构建和日常功能优化上也有新进展。
 
生态上,已有6000万活跃用户的企业微信为合作伙伴提供三项独家能力:连接微信、微信支付和小程序;还开放了13大类、390个API接口;在商务扶持政策上,提供资质认证、客户线索、服务奖励金、渠道代理、合作伙伴学院和联合宣传等8项服务。
 
企业微信生态负责人李致峰把企业微信比喻为一个通上了“水、电、煤”等基础能力的“毛坯房”,留下接口,提供一堆工具是为了让合作伙伴一起来做精装修。合作方式主要有四种:应用、行业解决方案、智慧硬件和区域服务。区域服务将是接下来企业微信在生态运营上的重点工作
 
除了软件生态,在硬件方面,企业微信也有布局。
 
目前,企业微信推出了关于考勤机、打卡机、无线投屏盒子、平板电视、会议视频等硬件产品。这些产品内嵌了针对不同硬件的企业微信版本,可以直接跟用户手机上的企业微信互联互通。
 
例如,主要生产彩电、数字电视机顶盒、手机等多媒体产品的创维就和企业微信在今年10月达成合作,共同推出了一款白板产品,植入定制版企业微信,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分享平板上的内容。
 
“我们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,企微负责推广和销售。企微的客户群是很庞大的资源。”创维智能交互平板事业部黄纪泽对「甲子光年」谈到,目前该产品在京东的企业微信自营店卖得还不错。
 
在现场的投票中,“您认为企业级硬件设备的最佳入口是什么?”,过半数的人都选择了“考勤机”(51.7%),然后是路由器、平板电视与其他硬件,分别获得23.6%、10.1%、14.6%的投票。
 
这说明在办公软件端移动化、SaaS化的同时,办公硬件也需要同步升级,或许未来协同办公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在企业级市场更能吃得开。
 


 
日常功能优化上,企业微信3.0发布了高效协同套装产品——包括会议、日程、微文档、微盘等;并在聊天环节新增了指定回复、稍后处理等功能。
 
回到大家最关心的企业微信与微信的互通,即使有“小龙想清楚了”这样的评价和期待,“腾讯速度”和“尺度”却让部分合作伙伴还是有些吐槽
 
“企业微信很清楚自己的优势、劣势,但就是被捆住了手脚。”云米科技运营负责人老邓告诉「甲子光年」,“不管是添加外部客户的权限还是开放朋友圈、微信群,都是小心翼翼地一点点试探,不敢放开做。企业微信有的功能,钉钉都有,还做得更好,更别说钉钉更贴近中小土老板的喜好。”
 
早在2018年5月,企业微信就已开始和微信互通,并上线了消息互通、小程序、企业支付、微工作台4大基础能力,但整个迭代过程非常低调,速度也不快。
 
企业微信合作运营总经理李致峰对此的解释是,实现企业微信与微信互通并不是技术问题,主要是为了控制“灰黑产业”,“如果生态做砸了,受损的会是那些好好做产品的合作伙伴、微信用户和企业微信自身,我们所做的工作,在别人看起来好像是缓慢、不积极,其实我们非常慎重,这是对产业负责。”
 
企业微信和微信的打通,目前还是在“谨慎”地试探,在市场上也未激起太多水花,但远期来看可能引发整个中国企业服务市场大地震。
 
而横空出世的华为云WeLink,则是另一种风格,出发虽晚,一亮相却上劲挺猛
 
 

2.“闯入者”WeLink


 
上周亮相的WeLink,也在内部经历了近3年的打磨。
 
据发布会现场的华为云员工告诉「甲子光年」,今年年中,WeLink开始谋划从内部走向外部,陆续开放给合作伙伴、子公司进行测试。
 
今年8月,与华为合作7年的中软集团在6万+员工中开始全面使用WeLink。中软国际高级副总裁曹雁在WeLink发布会上说,这款产品带来了办公效率的极大提升:“我们每月大概有三千个项目,一半需要异地合作开发,使用WeLink后,团队协作、沟通效率大增,一些项目中,员工出差率也降低了1/3。”
 
值得注意的是,WeLink的发布时间点颇有意味——就在企业微信发布会(12月23日)上午,华为云的官方微博才对外公布WeLink的发布时间,也就是3天后的26日。
 
不过据「甲子光年」了解,此次活动虽时间上略显巧合,但在一个月前,就已有合作伙伴收到了活动通知,近一年来,华为云也开展过针对试用客户的产品沟通沙龙。

WeLink移动端界面
 
发展WeLink的背景是——从2017年12月起,华为就决定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未来五年唯一的战略方向。也是从那时起,华为开始打造一款协同办公产品,以整合内部员工使用的十多个办公软件。
 
“自己造的降落伞自己先跳。”华为办公应用装配部部长王俊在发布会上介绍,WeLink从三年前开始于内部推广,如今已连接了52万个团队,被19万员工使用,内部DAU高达99.8%,“华为内部已完全实现移动办公。”
 
「甲子光年」了解到,此次发布的WeLink是“蓝版”,华为内部使用的WeLink是“红版”,“红版”已接入了近700+应用,“蓝版”具有“红版”80%的功能,包括日常沟通、打卡、会议、邮件等基本功能,偏向于一个还需跟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匹配的平台。
 
在一些特殊功能上,WeLink做得很细致。
 
比如使用AI工作助手小微,能通过语音输入直接调出某人在某日发送的邮件,实现预定差旅、报销费用、充值卡包等百种服务;WeLink还可在版式不变的前提下,将英文版的PDF翻译成中文版;WeLink还内置了酷似喜马拉雅的知识板块,用户可以自主挑选感兴趣的内容,随时“充电”。
 
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,WeLink还给合作伙伴开放了一系列工具:包括We码、H5、IoT、华为云全栈AI等,能进一步进行产品接入和服务拓展。
 
其中We码是一个开发企业应用的平台,实现功能跟“小程序”类似。只要具有WeLink帐号即可登录开放平台开发We码(帐号可联系所属企业管理员开通),进行创建、调试与发布We码,发布后的应用仅其对应客户可见。
 
目前华为云对We码的功能拓展还比较着急,红圈营销本来准备明年2月份上线的产品,但被华为要求在下个月,也就是年前就要上线。
 
在生态上,WeLink的思路跟企业微信类似——
 
  • 与SaaS等软件服务商合作,通过We码生成适用于WeLink使用的“小程序”;

  • 与硬件厂商合作,打通办公场景,如打卡机、会议视频等硬件,实现工作场景中的loT;

  • 以及与服务商和渠道商开展商业推广合作。

 
目前,至少有65家合作伙伴(按发布会现场公开合作伙伴数目,具体数据不详)加入“华为云WeLink生态联盟”,WeLink还在不断加速生态构建。
 
 

3. “不得不做”


 
华为云在目前这个时间点切入,看起来为时已晚——钉钉和企业微信已获得了大量客户。
 
钉钉是目前协同办公应用中,用户数最多的产品,已有2亿个人用户和1000万企业组织用户;据企业微信披露,目前已有6000万活跃用户,覆盖超过50个行业,超过250万家真实企业入驻,超过80%的中国500强企业在使用企业微信。
 
但回到华为未来5年的唯一战略“数字化转型”——以包含云计算服务、中台、SaaS等在内的“数字化转型”全局来看,华为这样的IaaS服务后发者必须补上协同办公入口这一课。
 
“未来云服务一定是短板战略”,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曾对外表示,云未来的竞争力由短板决定,哪块都不能缺,客户在买一个个性化服务时一定会做最经济的选择。
 
在云服务产品线上,阿里云有钉钉,腾讯云有企业微信、企点等应用,目前市场份额排名国内第五(占比5.2%)的华为云亟需从IaaS走向利润率更高的PaaS和SaaS层。
 
阿里云、腾讯云的低价竞争已将IaaS层的利润率压得极低,所以所有IaaS厂商都得考虑如何从生态要利润——而能托住大量ISV的协同办公入口是个获得未来商业收益的选项。
 
最后一层战略因素在于,与华为的三大BG(手机、运营商、企业)相对应,华为主要的客户群包括:消费者、运营商、企业。
 
在企业端,WeLink 很有可能就是核心产品。因为WeLink本身即是一款工具,能满足企业员工日常的工作需求,它还是一款连接器,连接合作伙伴与客户。
 
某种意义上,华为云发布WeLink是“不得不做”,也势在必行。
 
客观上看,华为此时入局,仍有些后发者的好处。
 
“如果钉钉和企业微信是追着火跑,那么华为云WeLink有点像是在前面挖了一条沟,等火蔓延到此处,就自动熄灭了。”某合作伙伴对「甲子光年」谈到,“因为华为在进入手机市场之前,一直都以服务企业客户为主,未来企业服务还将是其重要的增长点。华为对企业客户的需求洞察足够清晰,基于过去积累的经验也能较好满足企业客户需求,现在做正是时候。”
 
追着火跑,是先行者的宿命——作为在2015年前后早早出发的钉钉和企业微信,他们在研发和产品设计上有很大的投入,踩的坑也多。
 
 至今,阿里在钉钉上的投入高达百亿,腾讯在企业微信的投入也不少(具体金额不详)。因为单点作战很难,要发展成基础平台,连接更多的产品和服务,就需要上层对接应用,下层长出PaaS生态平台等,这是一个巨大的生态工程。
 
构建B端生态还需要洞察企业客户的真实需求,不断打磨产品,钉钉与企业微信都趟过不少坑。
 
一家曾经在钉钉起步早期就与其展开深度合作的ISV告诉「甲子光年」,当时曾派了十几位技术骨干到杭州,花了一年多时间与钉钉团队一起打磨产品。但由于当时企业服务市场才刚开始,客户需求、落地场景以及底层架构都在从0到1地理解和构建,因此走了不少弯路。
 
企业微信也曾找这家ISV聊合作事宜,但他们也还在观望,毕竟腾讯企业服务的产品种类较多,例如企点、企业微信、企业号等等,还需要一个整合的过程。“如果我们贸然加入,很难预测合作效果。”
 
但钉钉和企业微信的后劲不容小觑,尤其钉钉整合到阿里云,企业微信今年的进展喜人,双方都已然是阿里和腾讯做to B 的“排头兵”,上述ISV也还在与两家厂商共同探讨更好的生态合作模式。
 
在商业表现上,大家也都还没赚钱。
 
不管是企业微信还是钉钉,目前都尚未盈利,主要靠背后的“母体”输血。主要的盈利的方向主要有二:平台抽税、母体优势
 
据IDC报告,2018年下半年中国企业团队协同软件市场厂商份额(SaaS模式)排名中,企业微信、钉钉都排不上名,反而是金蝶云之家(38.3%)、泛微(9.0%)、浪潮(5.5%)、致远互联(4.5%)、Slack(3.6%)名列前五。
 
 
大鱼在输血,小鱼得利否?目前的情况也一般。
 
据「甲子光年」了解,钉钉应用超市推荐的头部CRM厂商,每月依托钉钉平台的收入在百万级,一年营收在一千万到两千万。这种级别的收入在企业服务市场不算多。
 
“等火来”的华为云发布WeLink的此时此刻,在中国企业的整体数字化变革和友商的培育下,市场需求在上升。
 
据一位WeLink合作方对「甲子光年」透露,商业上有利可图的事,华为才会去做,并不仅是为了制衡钉钉和企业微信
 
华为云副总裁  、联接与协同业务总裁薛浩谈到,到2023年,人均会拥有4个智能终端(手机、电脑、Pad、电子白板等),40%的工作人员会远程办公,60%的工作时间在协同沟通。
 
据IDC预测,到2023年,中国企业团队协同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3.88亿美元,未来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3.1%,其中SaaS模式比传统部署模式的增速远远要高,为31.8%。
 
也就是华为认为客户的掏钱时机到了,愿意为协同办公产品买单
 
此时如果提供一个能够整合新数字技术(如IoT、云、大数据、AI和安全等),为企业提供广泛的联接、促进业务协同敏捷创新、还能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新一代办公平台,或许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。
 
在2009年创立红圈营销的SaaS老兵刘学臣对中国SaaS市场有一个三阶段的总结,他告诉「甲子光年」,2009年到2015年前后是第一阶段,中国SaaS开始起步,最初靠的是厂商”情怀驱动",“推了几年之后发觉自己推不动”;2015年前后进入第二阶段,特点是“资本驱动”,结果还是一厢情愿,“资本怪厂商笨,厂商怪资本着急”;今天SaaS市场进入了第三阶段——“客户需求驱动”。
 
同时,华为相对互联网公司有一个优势——有多年服务大B的经验。
 
而中国的SaaS市场正在瞄准大客户,愿意尝试SaaS的大客户也越来越多。(详情点击链接查看「甲子光年」以往文章《为什么大公司都开始用SaaS?》)
 
此时华为去向自己的存量客户,如大型的政企客户等推广WeLink,有了现成商业关系,只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较好解决用户问题,就有可能被接受。
 
如刘学臣向「甲子光年」透露,已被华为云WeLink团队全员使用的红圈CRM产品,也已开始对外服务客户。“这些客户需求明确而清晰,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和意愿,且实施周期一般都在三个月内,项目实施投入成本也不高,还有很多客户都在对接中。”
 
因此,WeLink借助在大客户市场的积累,很有可能打开一片市场,并对钉钉、企业微信从中小客户走向大客户市场有所冲击。
 
在钉钉、企业微信依然对使用基础功能(聊天、视频会议、考勤打卡、移动审批、签到、智能人事)的企业免费的情况下,协同办公的入口产品未来是否能单独赚钱?是否需要单独赚钱?稳固的商业模式什么?这是华为云WeLink要和钉钉、企业微信、头条飞书一起回答的问题。
 


4.“第三种选择”


 
讲完巨头打架,来说说各大公司的新动向给生态合作伙伴带来的机会。
 
在企业微信的发布会上,一项合作伙伴的意向调查中,出现了值得玩味的一幕:
 
明道云创始人兼CEO任向晖观察到,就“对于生态合作伙伴,那种模式更好?”这一选项,一开始,几乎90%的人都选择了“公平开放”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来越多的人在反复掂量后,开始选择“相互绑定”,这个比例从10%扶摇直上至30%。
 
任向晖认为如果给投票人更长的时间思考,选择“相互绑定”的人肯定还会更多一些。
 
最终对于该问题的选项结果如下:
 
互相绑定——29.5%
公平开放——70.5%
其他——0%
 
 
这样看来,“公平开放”似乎是大多数人内心的期待,而现实是,在SaaS行业,几乎没有一款产品能够完成多平台对接,选择站队,是一个普遍的事实。目前从钉钉和企业微信的应用市场里,就很难找到重叠的应用。
 
站队主要是基于两方面原因,一是需要依靠巨头的客户资源倾斜来获客;二是客户明确要求服务商,必须跟钉钉或者企业微信进行打通,否则就无法达成合作。
 
 “在今天中国,企业服务类SaaS产品如果选择不依靠大的互联网平台进行推动,很难被企业客户所认知和采用。”前钉钉副总裁张斯成对「甲子光年」谈到,虽然不靠平台也能实现,但是代价要比预想中高很多,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。对企业客户而言,更容易认可大平台在技术和品牌方面对第三方合作伙伴的背书。
 
而刚入局的华为,包括今年入局的头条,则在钉钉、微信外提供了“第三种选择”。
 
其中华为的独特优势还是在于积累多年的to B服务经验——在劝说某合作伙伴加入WeLink的生态联盟时,华为一位员工霸气说到:“不管百度、阿里还是腾讯,他们真的有企业客户吗?”
 
“华为是做过企业服务,阿里是有2B基因,腾讯是正在从C端转向B端。”华为某合作伙伴对「甲子光年」谈到。
 
一些与华为展开合作的厂家已尝到了甜头。
 
如为WeLink提供邮件功能的技术服务商CoreMail论客,从去年7月与WeLink合作至今,已收获数十家有合作意向的客户。
 
“就在发布会上,我们还跟几家企业进行了商务洽谈。”CoreMail副总裁何园告诉「甲子光年」。
 
不过在挑选、管理合作伙伴上,华为也非常严格,甚至有厂商评论道,“华为的合作门槛很高”、“WeLink的合作标准可能比钉钉更严苛”。
 
 钉钉期望达到的标准是:钉钉怎么服务客户,合作伙伴也能尽量做到,否则不敢轻易介绍客户给合作伙伴。因为企业客户需要稳定、优质、长期的服务,任何懈怠都可能会带来无限增加的服务和沟通成本。
 
“这个标准不能轻易降低,否则必定麻烦不断,这个坑任何一个平台迟早都会遇到。”张斯成说,生态发展初期对合作伙伴的严格要求,一定程度上也能督促伙伴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,长期来看也对他们塑造自身口碑有帮助,有助于提升投资机构对他们的信心。
 
WeLink在发布会中虽然没有透露对于合作方的具体标准,但据某合作方透露,此次华为云WeLink生态联盟的构建是邀请制,不少供应商都是华为的“老伙计”。
 


5.下半场的赛末点


 
华为进入、互联网巨头环伺的移动数字化办公市场,在张斯成看来,这个市场的演义才刚刚进入主题,未来走势可能还得看两点:
 
第一,腾讯够不够快?
 
据了解,目前80%的世界500强都在用企业微信,不管程度如何,至少占据了一个入口。如果企业微信能前端连接微信,为企业对外连接上撬动微信生态、客户和广告等资源;后端打通腾讯云等多方产品资源,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完整解决方案,那么企业微信的爆发力将有质的提升。
 
目前,腾讯快不快的关键“指标”在于,腾讯对集团内部所有to B资源的整合力度。整合得越快越紧密,就越有机会进一步去做业务融合,这对于腾讯目前的组织力将是一个巨大挑战。
 
第二,谁能让生态伙伴赚到钱?
 
只有让生态的参与者获得足够的回报,才能形成自循环的商业驱动力。
 
对于任何公司,商业的本质必须要做到可持续发展。大平台可以依靠母体支撑成为基础设施,而合作伙伴必须要能生存,且看得到未来的希望。
 
众人拾柴火焰高。任何生态在成长的过程中,都必须依靠大量的生态伙伴以“打群架”的方式持续做产品创新和服务落地,才能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。
 
产品竞争背后是生态之战。
 

钉钉偏向协同,独特的优势在于能够连接阿里的产业链资源和发挥阿里云在IaaS层服务的优势;阿里还在同步打通B端和C端市场,目前钉钉还在探索与手淘、支付宝的场景融合。

 
此外,钉钉还有超2亿的个人用户、超1000万的注册企业组织,入驻开发者数20万、企业应用数30万、服务的组织数500万。可见,钉钉的生态已小有所成。
 
企业微信偏向连接,独特优势在于能打通微信,跨越组织的边界实现成员和客户之间无缝平滑的连接。“今天微信在社交市场的优势,保持5年没有问题。”张斯成判断道。
 
但是企业微信用得好不好,可能最终还是取决于企业的运营能力。企业微信高级行业总监陆昊提到,天虹商场已经让导购用企业微信服务了近300万顾客,包括通过线上的公众号导粉,线下的导购引流等。“如果再早一点,可能天虹并没有这样的运营能力,企业微信也不能发挥他的作用。”
 
这也意味着企业微信可能对运营能力强、且对C端的连接有强需求的客户更有用。
 
而对于华为云WeLink而言,虽然华为在企业服务市场已有经验,但还处在对已有生态进行组合和扩展新伙伴的阶段,“目前对合作伙伴还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。”何园对「甲子光年」谈到。
 
不管是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,掌握最终选择权的客户可能都会受“圈层文化”的影响——选择产品时都会看看圈层内的人在用什么,这是中国企业服务市场独有的特征。

“企业服务是场马拉松,对主要玩家而言都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。”张斯成认为,“SaaS是企业服务市场在数字化阶段的一种主流形式。AT两家号令天下的武林,究竟是华山论剑还是围攻光明顶,未来五年才精彩。猜想下中国市场可见的终局选择,是BATH,还是PATH?”


或许未来钉钉、企业微信、WeLink会呈三足鼎力之势。
 
而对于客户而言,WeLink、飞书等新产品的入场,意味着选择多了,可以用到更多好产品;已在加速度发展的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,又要添一把柴了。


 
END.





| 往期精选 |

-相关推荐-
为什么大公司终于开始用SaaS了?
腾讯组局,SaaS打牌

-科技产业-

深度探访2019日本国际机器人展:差距之下的中国机会?

“矩阵打法”成共识,谁的陷阱,谁的机会
BAT引爆CRM
SaaS公司做PaaS:过去了就厉害,过不去就死
数据中台,下一个平台型创业机会
为什么说中国To B时代终于来了
纷享销客消失的18个月
为什么AI公司都在一边融资,一边投资?
杭州造云记
深访币圈:享受过一夜暴富,你再也忘不掉捷径


-科创板-
科创板AI第一股,和它背后的视觉新机会

科创板,一瓶AI的卸妆水?

冲刺科创板,从价值创造到价值经营
科创板,野心与决心


-科技人文-

从小作坊到大生产,数据标注转捩点

从“卖铲子”到“卖一切
从《华为的冬天》到AI的冬天
烟火数学
大航天时代备忘录
时代呼唤数学家
黑产攻防者们
天才灭绝纪元
流浪地球,宇宙乡愁
那些标数据的人


-甲小姐对话-

甲小姐对话蓝驰陈维广:投资无新事

甲小姐对话艾渝:再做一个1000亿
甲小姐对话苏萌:十年回看,别走太快,走远些
对话李志飞:心中要有一把尺
对话特伦斯:进化比你聪明
对话陈天石:AI芯片市场广阔,寒武纪朋友遍天下
对话硅谷投资人张璐:to B投资之道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